今年来,在省国土资源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国土资源系统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深入贯彻全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两化’互动发展推进年”工作主题,坚持“守土有责、护土有方、动土有据、用土有效”工作准则,全力以赴保障发展用地用矿需求,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不断夯实基础业务,全面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和上级临时交办的重大工作任务。
(一)积极主动服务,保障发展持续有力。
一是加强规划统筹。认真落实“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供地政策,按照“保重点、保急需、顾一般”的原则实行差别化计划管理,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及时将符合规划、论证成熟、准备充分的项目纳入预审安排。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18宗1849.4公顷,涉及岷江航电犍为枢纽工程等重大建设项目;办理建设用地报件规划审查70件,用地总面积2862.11公顷。安排使用市级年度计划779.9公顷,争取使用了省级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495.1公顷。市委、市政府今年确定的139个重大项目建设用地总需求11858公顷,大部分急需开工项目已保障用地,条件成熟项目已组件报征。
二是加大征地力度。紧紧围绕全市重点建设项目,采取提前介入、并联作业、跟踪协调等方式,在用地预审、勘测定界、征地报批、拆迁安置和土地供应等各个环节建立了高效有序的运行机制。今年全市组卷上报征地45批次2647公顷,其中中心城区上报9批次329.1公顷(已获批3批次115.5公顷)。截止11月底,全市已获省政府及以上批准建设用地30批次776.3公顷,有力保障了全市各类建设项目用地需求。
三是依法及时供地。对经省政府批准的新增建设用地,严格依法按程序实施“下清”,及时足额支付征地拆迁安置补偿费用,积极做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险安置,在保障被征地农户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尽快交地。截止11月底,全市供应各类建设项目用地326宗,面积648.7公顷。
(二)严格规范管理,保护资源切实有效。
一是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严格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全面坚守耕地红线。将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和乡(镇)人民政府,纳入年度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实行综合目标管理和“一票否决”制度。扎实推进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将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落实到地块,做到了图件、表册和实地“三个一致”,责任落实到户、到人。
二是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占一补一”和“先补后占”等规定,对不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项目一律不予上报。全市建设占用耕地面积351.45公顷,实际补充耕地351.45公顷。全市实有耕地面积27.3万公顷,超保护目标5.1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保持在19.5万公顷以上。
三是狠抓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严格执行供地政策和各类用地定额标准,硬性要求新上工业项目必须进园区,从严控制入园项目用地建筑系数、容积率、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等指标,鼓励园区企业“零土地招商”、“零增地技改”。全面清理出近两年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的土地和闲置低效用地,分类制定处置措施已重新安排使用。大力推进“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我市第一批申报的6个县已全部达标,第二批申报的5个县已通过省厅初步审查。
(三)深化市场配置,资源价值充分显化。
一是严格规范土地出让。坚持政府主导和“一个池子储、一个龙头出”模式,完全垄断土地一级市场,严格执行土地出让“三个100%”的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布供地计划、供应结果、实际开发利用情况等动态信息,进一步规范了土地出让行为。
二是矿政管理有序推进。积极指导督促地勘单位及时完成马边磷矿老河坝矿区三号矿块详查成果,初步实现了市政府与四川发展公司合作的预期目标。积极协助四川金顶集团公司增划资源工作,编制完善相关技术资料,组织专家现场勘查论证,主动衔接汇报争取省厅支持,为四川金顶集团公司增划资源获准和破产重整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有效促进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
(四)积极服务社会,民生工程成效明显。
一是民生工程进展顺利。大力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尤其是“金土地工程”,今年,全市完成土地整理项目10个,总投资1.2亿元,整理规模10.8万亩,新增耕地1.1万亩,建成高产稳产基本农田6.5万亩,分别为省市目标任务的7倍、2倍。完成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238户、地质灾害应急排危除险30处,分别为省目标任务的1.5倍。夹江、金口河三个滑坡和危岩治理工程项目,已完成施工设计,待确定施工单位后立即实施。向省厅申请立项的13个重大地灾治理和41个中小型地质灾害应急排危除险项目,已完成前期核查并纳入全省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库。
二是全力保障保障性住房用地。认真落实房地产市场用地调控政策,做到三类住房用地“优先保障、按需供应、应保尽保”,及时“下清”和供地,确保保障性住房项目顺利实施。全市保障性住房项目供地67.4公顷,其中棚户区改造项目供地24.1公顷,廉租房、公租房、经适房供地36.9公顷,限价商品房供地6.4公顷。
三是地灾防治扎实有效。及时编制下发了《乐山市201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先后组织1800余人次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确保安全渡汛。严格落实防灾责任,层层签订防灾责任书,对全市139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部编制了预案、发放了“一表两卡”,落实了专职监测人员,落实经费496万元。举办地质灾害防治培训98次,宣传培训5760人;组织应急演练68次,参演1万余人。截止11月底,全市发生地质灾害27起,因灾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925.6万元,间接经济损失590万元;提前预警预报险情,组织484名受灾威胁群众主动撤离避让,成功避灾12起,有效避免了167人伤亡事件发生。
(五)夯实基础业务,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一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更加完善。与二调对接重新完善的市、县两级规划成果已全部完成,并全部通过省厅审查和备案。全市所辖225个乡镇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初稿)已编制完成,部分乡镇规划已完成市级技术审查并抓紧修改完善,待通过国土资源部乡级规划数据库审核后,立即将成果按审批权限分别报省、市政府审批。预计12月底前能完成乡镇级规划的审批备案工作。
二是抓紧推进土地整治规划编制。采取业务指导、技术培训、专家审查、现场督导等有力措施,督促各地抓紧实施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确保明年土地整治、“金土地工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工作顺利开展。截止11月底,全市11个县(市、区)的整治规划已编制完成并报市局技术审查,市级整治规划编制预计于12月中旬完成。
三是全面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采取落实预算经费、及时委托专业队伍、加强外业调查和内业审核、及时准确登记发证、组织督查验收等有力措施,全面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截止11月底,全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发证率为97.8%,宅基地使用权发证率为89.2%,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发证率为81.1%。我局正组织力量分赴各地组织验收,预计12月上旬完成。
四是土地登记更加规范。科学安排,提前部署,加强与财政部门等单位沟通衔接,落实本年度变更调查经费和专业调查队伍。依法严格规范土地登记审查,建立完善了土地登记公开查询制度。大力推进地籍信息化建设,投资100余万元引进北京苍穹系统,目前已进入数据无缝对接阶段。狠抓地籍档案信息化管理,库存17.6万宗档案已全部录入、扫描并建立电子档案数据库,做好信息化建设数据准备。截止11月底,共办理土地使用证33723宗,发证36956宗;办理他项权利登记610宗,抵押面积1492.7公顷,抵押借款金额148.6亿元。
五是全力推进矿业权设置方案编制。按照国土资源部、省厅关于编制矿业权设置方案的部署,结合我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需要,全面推进矿业权设置方案编制。市级负责煤、磷、盐、石灰岩、石膏矿矿业权设置方案编制,除煤矿矿业权设置方案待煤矿兼并重组工作完成后再组织编制外,其余矿种已编制完成,其中磷、石灰岩两个矿种的方案已经报省厅审查;各县级矿业权设置方案编制有9个完成,有2个正在完善县级审查,预计年底前可报省厅审查。
六是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国土资源信息化和办公自动化建设逐步完善,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和基准地价更新调整进入常态化管理。建立了国土资源数据存储和备份机制,完成了全市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底层数据平台搭建,建立了城镇地籍数据库和农村地籍数据库。全市有5个县(市、区)完成了视频会议系统联网建设,有2个县待新办公点落实后再建,其余县正在抓紧建设中,初步实现了四级视频全覆盖。
(六)狠抓班子队伍建设,战斗力明显增强。
一是党委班子建设坚强有力。局党委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作为头等政治责任,采取多种形式、营造浓厚氛围,深入推进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严格执行党委重大事项票决制、行政审批(许可)事项内部会审制、重大决策听证和专家咨询等制度,规范党委班子决策行为。以“创先争优、争创一流”为目标,以“学先进、树典型”为牵引,以“党员示范岗、示范窗口”为载体,积极营造浓厚创先争优氛围,全面提升国土资源系统整体战斗力。党委班子内部民主和谐、团结向上、凝聚力强、战斗力高,截止11月底,召开党委会8次,集体研究决定重大问题和落实重大事项45个;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 8次,参学率达96%以上,撰写理论调研文章6篇,在媒体公开发表理论文章4篇。
二是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进。以三分类三升级、创先争优、扶贫帮困等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作风兴市、学廉洁从政准则、学先进典型事迹、调查研究等活动,努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争创一流业绩、推动科学发展,不断拓展党建工作成果。大力开展部门“挂包帮”村活动,推进“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和对口支援理塘工作,全局广大干部职工勇献爱心,主动向马边县永红乡五马村小18名特困生捐赠5670元;向马边县永红乡中心校捐赠电脑5台,支持11.8万元发展养殖业和院坝整治,协调引进资金57万元。
三是干部队伍建设更加坚强。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格按规定程序选拔任用干部,全市国土资源系统提拔科级干部27人,交流使用24人,协助省厅选拔配备县级干部2人,干部任用中未发现有举报违纪违规行为。制订了“干部长期、短期培训计划”,采取自学、集体学、以会代训和分期分批轮训等形式,集中组织干部培训340余人次,派出到外地学习培训30余人次,组织参加各类专业培训320余人次。
四是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明显。深入推进基层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积极配合市纪检监察部门和检察机关开展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切实规范行政行为和制约权力运行。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采取任前谈话、警示谈话,重大节日邮寄廉政贺卡、发送廉政短信,组织收听收看部、省领导专家讲课和警示教育片,请地方纪委、检察院领导作报告,听取先进模范事迹报告,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参加党风廉政培训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廉洁自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