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局在省国土资源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市“重点建设招商年”工作部署,以“三大联动、六个跨越”为基本思路,全力保障加快发展用地用矿需求,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不断夯实业务管理基础,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一)积极主动服务,保障发展持续有力。
一是加强规划调控管理。坚持提前介入,主动服务,统筹安排年度用地计划,及时将符合规划、论证成熟、准备充分的项目纳入预审安排和计划配置,全年共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19宗,用地总面积59.2公顷,涉及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绵成乐城际铁路乐山牵引站220千伏供电线路工程等重大建设项目,为省重点建设项目乐山港老江坝作业区多用途码头一期工程调剂市级规划机动指标,为其解决新增建设用地指标58.8公顷。全市88个重大项目中,凡符合产业政策和土地利用规划、落实了项目业主和资金的,都及时保障了用地需求。
二是加大用地报征力度。紧紧围绕全市重点建设项目,采取提前介入、并联作业、跟踪协调等方式,在用地预审、勘测定界、征地报批、拆迁安置和土地供应等各个环节建立了高效有序的运行机制。全年上报征土地1796公顷,获国务院和省政府批准新增建设用地1133公顷,有力保障了重点建设项目用地需求。
三是依法实施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对经省政府批准的新增建设用地,严格依法按程序实施“下清”,及时足额支付征地拆迁安置补偿费用,积极做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险,在保障被征地农户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确保土地尽快交付使用。
(二)严格规范管理,保护资源切实有效。
一是认真落实严格的保护制度,切实保护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严格执行各项耕地保护制度,将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层层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将耕地保护目标纳入对各级年度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明确由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实行综合目标管理和“一票否决”制度。严格严格执行耕地先补后占制度,对不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项目一律不予上报,确保占补平衡,全市建设用地占用耕地591.3公顷,实际补充耕地591.3公顷。
二是扎实开展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实现耕地保护总体目标。市、县两级均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耕地保护领导小组,制定了耕地保护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经省验收,我市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认真贯彻《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规定,实现了基本农田“总量不减、用途不变、质量不降”的总体目标。经省验收,我市“十一五”期间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均超过目标数。
三是狠抓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严格执行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和工业用地控制性指标,工业用地一律实行招拍挂出让。严格执行供地政策和各类用地定额标准,全面清理出近两年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的土地和闲置低效用地近600公顷,逐宗制定了整改落实方案,绝大部分已重新安排使用。
(三)深化市场配置,资源价值充分显化。
一是市场化配置土地资源成效明显。坚持政府主导和“一个池子储、一个龙头出”模式,全面推行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100%招拍挂出让、商住用地100%拍卖出让,落实土地出让“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供地计划、供应结果、实际开发利用情况等动态信息,进一步规范了土地出让行为。
三是矿政管理和矿业权市场建设有序推进。全面开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度检查,我市80个矿区10个矿种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库建设和调查成果已通过省厅专家组审查,所有矿山均按规定设立了标识牌。加强矿山储量动态监管,全市454家矿山提交了矿山储量动态检测报告。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开展开发利用备案21宗,和邦集团罗城盐矿等矿产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回采率全面提升。加强煤炭资源整合、独立扩能矿山完成储量核实、评审、备案、占用储量登记、采矿权评估等前期工作,目前全市已经完成70%以上。全市出让探矿权2宗,成交总价款2.2亿元,征收矿业权出让总价款5.4亿元。
(四)积极服务社会,涉土民生成效明显。
一是民生工程进展顺利。大力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尤其是“金土地工程”,全市实施完成土地整理项目10个,总投资1亿元,完成土地整理规模12万亩,新增耕地1万亩,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7.2万亩,分别为省市目标任务的2倍。完成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25户,90人脱离了地质灾害隐患威胁,为目标任务的125%。2处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实施的前期工作已完成,正按计划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均达到省国土资源厅的考核要求。
二是全力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需求。认真落实房地产市场用地调控政策,做到三类住房用地“优先保障、按需供应、应保尽保”。全市三类住房用地计划数占住房供地总量的81.7%,其中,中心城区供地38宗78.6公顷,占住房供地总量的100%。严格执行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用地和建设管理调控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51号)等文件规定,今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销售面积和均价呈下降趋势。
三是狠抓地质灾害防治。及时编制下发了《乐山市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先后组织2800余人次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确保安全渡汛。全市137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部编制了预案、发放了“一表两卡”,落实了监测防灾责任。加强地质灾害知识普及培训,组建了由207、403地质队和市地质环境监测站专家参与的讲师团,深入社区、村庄进行宣传培训,发放地质灾害防范宣传资料2.2万余份。举办地质灾害防治培训12期,培训村、组干部和业务骨干5800余人。全市11个县(市、区)均组织了应急演练,6500余参与演练。全市发生地质灾害7起,因灾死亡3人、失踪1人、伤6人,直接经济损失600万元,间接经济损失583万元;成功避灾一起,有效避免了9人伤亡事件发生,挽回经济损失约1120万元。
四是狠抓信访维稳工作。研究制定了《乐山市国土资源信访工作考评办法》,狠抓征地社会风险评估和疑难信访问题集体会诊,切实解决各类信访问题,全年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86人次,办理各级信访交办件11件,按期办结率达100%,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率达90%,无因征地拆迁等工作引发群体性事件。
(五)夯实基础业务,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一是狠抓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市、县(市、区)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准后,各地正在按照规程建设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全市辖225个乡镇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初稿)已编制完成,有124个乡(镇)级规划已上报省厅备案或完成市级技术审查,预计12月底前将完成所有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市级技术审查。
二是扎实开展土地整治规划修编。按照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的要求,积极指导各地迅速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截止目前,有7个县(市、区)已完成专业队伍招投标并开展外业调查工作,有3个县已完成工作方案编制、经费预算报告并报政府待批。金口河区因可整治面积过小,将整治规划内容在所涉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用专门章节安排。预计12月底前完成全市土地整治规划初稿。
三是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针对日益严峻的供地形势和新一轮规划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突出问题,在严控增量和存量挖潜的同时,遵照“因地制宜,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大力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全年经省厅批准立项“挂钩”项目9个,挂钩周转指标达355.3公顷;峨眉山市3个“挂钩”项目正抓紧实施中,挂钩周转指标114.9公顷,已实际拆旧复垦9.2公顷,完成农民安置区16.7公顷。
四是土地登记进一步规范。全面实行土地登记公开查询制度,为土地市场清理整顿、全市办理土地登记8.4万宗,办理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630宗,抵押面积2.1万亩,抵押借款金额105.6亿元。积极指导各县(市、区)建立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机构,编制实施方案,统筹安排经费预算,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承担今年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任务的3个县(市、区)已完成工作量的91%,预计12月底前能全面完成。
五是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国土资源信息化和办公自动化建设逐步完善,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和基准地价更新调整进入常态化管理。建立了国土资源数据存储和备份机制,完成了全市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底层数据平台搭建,建立了城镇地籍数据库和农村地籍数据库。市、县国土资源门户网站已按要求完成改版,县(市、区)级视频会议系统方案已编制完成并报省厅信息中心备案,预计总投资300余万元,力争在年底前完成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实现四级视频全覆盖。
(六)狠抓班子队伍建设,战斗力明显增强。
一是狠党委班子建设。严格执行《乐山市国土资源局党委重大事项票决制度》,党委班子内部民主和谐、团结向上、凝聚力强,全年召开了9次党委会,集体研究决定重大问题和落实重大事项40余个。严格落实《乐山市国土资源局关于2011年度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安排意见》,全年中心组集中学习 14次,参学率达95%以上,撰写理论调研文章11篇,在媒体公开发表理论文章6篇。
二是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年初印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广泛开展作风兴市、学廉洁从政准则、学先进典型事迹、开展调查研究等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争创一流业绩、推动科学发展,不断拓展“创先争优”活动成果。“七·一”期间组织开展了唱红歌比赛,评选出优秀党支部3个、优秀党员17名、优秀党务工作者8名。大力开展部门“挂包帮”村活动,为马边县永红乡中心校捐赠电脑5台,为五马村小学习贫困生捐款0.5万元,投资29.7万元帮助五马村实施修公路和发展本地山羊养殖项目,实现了农民年人均收入增幅达20%以上的目标。
三是狠抓干部队伍建设。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格按民主推荐、组织考察、集体酝酿研究、无记名票决,任前公示、任前谈话等规定程序选拔任用干部,全市系统内交流提拔干部4人,提拔到系统外任职4人。制订了“干部长期、短期培训计划”,把干部学习培训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全年集中组织干部培训500余人次,派出到外地学习培训80余人次,组织参加各类专业培训620人次。
四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认真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试点工作,积极配合市纪检监察部门和检察机关开展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做到早清理、早查处、早纠正,切实规范行政行为和制约权力运行。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围绕教育预防、制度规范、监督制约、查办惩戒和组织保障等五大机制狠抓制度建廉,采取深入雷马坪监狱实地感受服刑人员生活、听取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组织收听收看部、省领导专家讲课,请地方纪委、检察院领导作报告,听取先进模范事迹报告、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参加党风廉政培训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廉洁自律意识。我市国土资源系统“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被部、省验收为优秀,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试点工作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工作会上作了典型经验交流发言。
五是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年初印发了《进一步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决定》,严格落实“三项制度”,坚决执行“两集中、两到位”的要求,加强效能监察,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积极配合市政务服务中心完成电子政务大厅建设,全年办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项目9745件,按时办结率、现场办结率达100%,提前办结率达99.3%,实际办理提速82.9%,群众满意度测评达100%。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