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厅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六届七次全会、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服务经济增长,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切实维护群众权益,审慎稳妥推进改革,依法建设法治国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一)服务经济增长有力有效
一是积极加强项目用地预审。认真做好预审前期工作,确保项目选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节地设计符合用地标准。截止目前,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18宗,用地总面积136.44公顷,其中农用地68.83公顷,耕地38.07公顷。
二是主动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用地。2015年全市203个重大项目建设用地总需求8230公顷,其中已完全保障用地的项目104个和全部使用存量土地的项目25个(占项目总数的64%),省50个重点支持项目1个(计划由省匹配70%、市匹配30%),省100个重点支持项目4个(计划由省匹配30%、市匹配70%),全部使用省级计划的项目7个,拟使用420灾后重建计划的项目4个,全部使用市级计划的项目58个(2015年需新征904公顷)。
三是及时组织土地报征。及时指导区县开展组卷报征工作,确保报件质量,提高报批效率。适时派专人驻守成都追踪报件进度,确保尽早取得省政府征地批复。全年共上报征地批次51宗/942公顷;经部、省批准(含往年上报)56宗/1177.56公顷,及时为城市发展、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重大项目提供了用地保障。
四是深化市场资源配置。严格规范土地出让,严格执行经营性用地100%招拍挂出让、商品性住宅用地100%拍卖出让的规定;工业用地出让底价和成交价格均不低于国土资源部规定的本地土地等别相对应的最低价标准。截至目前,全市供地326宗/1364.0711公顷,出让土地249宗/511.9812公顷,出让价款33亿元,其中市本级收取土地出让金4.63亿元;划拨土地77宗/852.0899公顷。
五是盘活存量加强监管。实行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制定了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专项督查整改工作的方案,按照“全面清理、分类处理、依法处置”的原则,在全市集中清理处置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通过整改,2009年至2013年批后供地率达80.15%,2010年至2014年批后供地率达72.95%。
(二)保护国土资源尽职尽责
一是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认真贯彻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将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和乡(镇)人民政府,市、县、乡、村、组、户层层签订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全市实有耕地面积27.3万公顷,超保有量4.8万公顷,基本农田面积保持在19.5万公顷以上。
二是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阶段任务。截止目前,省下达我市城市周边初步任务核实举证成果已经形成,市政府审核同意后即可上报省厅审查。由市级负责的其余8个县(市、区)初步任务图斑已于7月30日按时下达,除井研县尚未正式举证工作外,其余7个县(市、区)初步成果已提交市级初审。
三是顺利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督导各地严格执行部、省土地整理政策、规范。全年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34个,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26.62万亩,通过土地整理新增耕地0.58万亩,完成了省下达目标任务,确保了耕地占补平衡和总量动态平衡。
四是矿政管理有序推进。努力推进矿业权设置方案报批工作。充分考虑个别区县调整需求,不断补充完善《乐山市金属矿、地热矿泉水矿业权设置方案》内容,目前该方案基本通过。组织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领域“打非治违”为主要内容的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积极配合开展对以煤矿为重点的地下开采矿山和矿山集中区域的动态巡查督查,努力构建对违法违规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的发现机制和查处机制,巩固全市良好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今年6-8月,国家审计署驻广州特派办审计组对全市矿产资源管理进行了专项审计,对我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相关资金征管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针对审计组提出的个别采矿权价款应征未征等问题,认真制定了整改措施,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三)强化执法建设法治国土。
一是扎实开展卫片执法检查。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和经费保障,对所有图斑进行逐一细致核查和数据填报,同时狠抓违法图斑查处整改力度。2014年度我市土地违法图斑总数为388个,面积为1114.87亩,其中耕地面积为627.53亩。违法耕占比为4.05%,较2013年度的10.68%显著下降。立案106件,截止目前已结案57件,结案率为53.8%。查处罚款额291.4万元,落实185.7万元,查处没收面积14.37万平方米,落实12.89万平方米。7宗违法矿产图斑均已立案查处并结案,落实罚款15.2267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4.5672万元。
二是加强执法监察和动态巡查监管。坚持“预防为主、事前防范和事后查处”相结合的方针,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和经费装备保障,狠抓动态巡查质量,并有效结合12336、12345等热线线索,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土地矿产违法案件。截止目前,全市动态巡查累计1720次,参加巡查人数5131人次,覆盖率达100%,发现并制止土地违法行为44件,矿山违法行为16件。
(四)维护群众权益尽责到位
一是全力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认真落实房地产市场用地调控政策,做到三类住房用地“优先保障、按需供应、应保尽保”,及时“下清”和供地,确保保障性住房项目顺利实施。截止目前,全市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已供地面积共计8.8735公顷。
二是狠抓地灾防治。针对今年极端恶劣天气频发的实际,全市国土资源系统把地灾防治作为“生命工程”来抓,举全系统之力,加强排查巡查、预警预报、专人监测、避险搬迁、工程治理工作力度,实现了2015年汛期“零死亡、零群伤”目标。截止目前,全年完成2处重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完成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搬迁安置352户,完成目标任务的100%。
三是依法阳光拆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征地拆迁补偿安置的政策措施,强化对乐府发〔2015〕10号文、简明流程(便笺〔2015〕-13)及简易流程(乐中府〔2015〕29号)的掌握。大力宣传征地拆迁相关政策,全年接待群众、进行相关政策解释约580件。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成青果山2、3、5点200余被拆迁户的双证办理等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对经省政府批准的新增建设用地,督导各县(市、区)及时足额支付征地拆迁安置补偿费用,积极做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险安置。
四是真情帮贫扶困。切实做好扶贫重点项目用地保障,认真开展地质灾害搬迁和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等保民生、促民富工程。开展定点精准扶贫。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安排,市局选派了4名县级干部、4名科级干部定点联系马边、沐川的村组,深入一线开展扶贫帮扶工作。2013年以来,我局共计筹资130万元,为帮扶贫困村建成生态养殖基地和绿色种植项目,完成5.5公里村道建设和20户贫困户农房改造。
五是抓实信访维稳工作。狠抓信访维稳工作,元旦春节、全国省市“两会”和省委第六巡视组在乐山巡视期间的社会稳定,实现“越级集体上访、进京非集体访、非正常上访”三个为零目标。
(五)夯实打牢基础业务工作
一是加强规划管理。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建设用地报件。截止目前,完成建设用地报件规划审查22件,用地总面积572.97公顷,新增建设用地面积500.03公顷,农用地面积395.02公顷(其中耕地194.24公顷)。依法依规调整土地利用规划。截止11月底办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7件,调整总面积144公顷(其中耕地97公顷),为市中区、五通桥区、夹江县、井研县重点项目和城镇建设用地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推进地籍管理。进一步做好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的完善工作。指导各县(市、区)按照相关要求,全力以赴做好查漏补缺和整改完善工作,准备迎接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的检查验收。加快推进宗地统一代码编制工作和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数据库建设,努力实现全域全覆盖的地籍信息化管理,完成宗地代码编制及转换工作。严格按上级规定的时间和质量要求,完成2014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工作,着手做好2015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工作。
三是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国土资源信息化和办公自动化建设逐步完善,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和基准地价更新调整进入常态化管理。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全市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切实保障了市局视频会议系统、地质灾害应急值守系统全年无故障运行。完成了国土资源业务专网建设工作,保障部、省、市、区县四级互通互联,已全覆盖至11个区市县和高新区。大力推进市国土资源“一张图”与综合监管平台招标工作。截止目前,全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累计投入约2148万(市本级及下属单位1006万左右,区市县1142万左右)。
(六)国土资源改革稳步推进
一是扎实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截止目前,沐川县2个增减挂钩项目已获省厅批准实施规划,下达挂钩周转指标1468亩,预计可提供城镇建新区指标1094亩;全市申请增减挂钩项目验收的项目共10个,预计可归还增加挂钩指标1756亩,可提供城镇建新区指标1288亩。
二是积极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试点工作。加强督导各县(市、区)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推进工作。截止目前,沐川县4个和马边县3个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项目实施方案已通过市级专家评审,沙湾区、五通桥区、犍为县、夹江县、峨边彝族自治县、峨眉山市等地也即将提交实施方案报市局组织专家评审。预计纳入2015年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计划面积超过5000亩。
三是积极推进不动产登记工作。全面完成了我市市、县两级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工作。市、县(市、区)两级编委都下发了关于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等有关机构编制事项的通知,决定将土地登记、房屋登记、林地登记等不动产登记职责统一整合交由国土资源局牵头承担,在国土资源局增挂“不动产登记局”的牌子,明确了市、县(市、区)两级不动产统一登记机构的职能职责、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等内容。市、县(市、区)两级都成立了不动产统一登记中心,共落实编制275个;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拟按程序报批设置为副县级,县(市、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拟按程序报批设置为副科级。
(七)行政效能建设明显提升。严格落实“三项制度”,坚决执行“两集中、两到位”的要求和“依法依规、简明规范、高效快捷”的原则,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履行政府信息公开的职责,加大主动公开的力度,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申诉权和监督权。加大了征地拆迁、土地规划利用、地籍管理、矿权管理、地质灾害防治、人事财务等方面的信息公开工作。全年办理行政审批、服务项目1.5万余件,按时办结率、提前办结率、现场办结率、群众满意度测评全部达100%。
乐山市国土资源局
2015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