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力保障经济增长。一是加强项目用地预审。认真做好预审前期工作,确保项目选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节地设计符合用地标准。截止6月底共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14宗,用地总面积3001.15公顷,其中农用地895.55公顷,耕地515.1公顷。二是积极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用地。全市182个重点项目已完全保障用地的项目106个和全部使用存量土地的项目26个(占项目总数的73%),积极争取部、省支持,拟使用省级以上计划的项目9个,市级匹配用地计划1315公顷。三是加强土地报征。市本级正在组织通江北部片区、苏稽部分道路、顺江还房点补征等地块报批工作,涉及面积1000亩,犍为枢纽整体报件于6月初上报省厅,面积25920亩,连乐铁路涉及的4944亩已完成组卷,7月初可上报市政府。
(二)严格保护国土资源。一是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将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层层分解落实,确保全市耕地保有量不少于22.5万公顷,基本农田面积保持在19.5万公顷以上。二是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完成阶段性成果。省下达的涉及3个区城市周边初步任务举证成果于6月29日顺利通过省级专家核定,举证面积57750亩,占下达任务的63.5%;市下达的其余8个县(市、区)城镇周边初步任务举证工作已经完成,各地上报举证面积83262亩,占下达任务的67.6%,目前正在组织市级审查。三是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积极争取省级财政下达专项资金1663万元,拟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13100亩,涉及的五通桥区、夹江县各1个土地整理项目预计年底前可完成工程施工。
(三)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全力以赴抓好地灾防治。组织编制完成并报经市政府批准印发了《乐山市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对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加强督促、指导,成立了11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督导组对全市汛前地灾隐患排查工作进行检查,确保重大地质灾害隐患不漏。落实监测预警责任,进一步完善了县、乡、村、社四级监测体系, 落实专职监测补助经费374.7万元。积极开展培训演练。全市地灾隐患点专职监测人员、乡镇村组干部参加培训已达10083人次, 组织演练185次,参演人数6540人次。全力推进避险搬迁和工程治理。今年全市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任务为641户,目前已完成180户,全市17个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正在有序实施。
二是尽心尽力惠民脱贫攻坚。切实做好扶贫重点项目用地保障,认真开展地质灾害搬迁和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等保民生、促民富工程。开展定点精准扶贫。市局选派了4名县级干部、4名科级干部定点联系马边、沐川的村组,深入一线开展扶贫帮扶工作。按照“驻村帮扶”精准识别规定和要求,分别为四个贫困村230户贫困户进行了建档立卡。根据四个贫困村的实际情况,分别安排落实基础设施和产业扶贫等19个扶贫开发项目,多方筹措帮扶资金100.5万元已下拨到各贫困村,目前各扶贫开发项目正按相关规定程序抓紧实施。
三是加强信访维稳工作。全面推进征地社会风险评估和大调解工作,坚持疑难信访问题集体会诊和局领导定期接访制度,切实解决各类国土资源信访问题。截至目前,完成省厅集中交办的第一批重点信访案件2件;全系统共收到来信72件,办结率为100%;来访102批203人次;各级领导包案29件,下访241人次,协调化解矛盾纠纷60件;办理人民网网民有效留言回复1件, “厅长信箱”、“市长信箱”等来信30件,办结率和回复率100%;接待群众咨询和宣传政策2994人次。
(四)优化开发利用结构。一是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行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按照“全面清理、分类处理、依法处置”的原则,在全市集中清理处置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截至目前,2011年至2015年批后供地率均达71.03%。通过加大涉嫌闲置土地的调查核实力度,目前我市闲置土地只剩下89.03公顷。强化用地合同管理和土地供后监管。截至目前,全市巡查率达77.86%。二是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全市76个探矿权2015年度共完成勘查投入2611万元,3个磷矿探矿权向省厅提交了地质勘查报告,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探获磷矿资源量近亿吨。组织编制《乐山市金属矿、地热、矿泉水矿业权设置方案》通过了国土资源部入库备案,至此我市除煤炭外,所有矿种矿业权设置方案全部编制完成并通过部、省审查后备案入库。
(五)完善国土资源管理。一是深入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试点工作。截止2016年6月,我市编制完成了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第1批),上报项目12个(其中沙湾区1个,五通桥区1个,夹江县1个,沐川县4个,马边县3个,峨眉山市2个),涉及规模指标221.606公顷,复垦地块238个。其中除五通桥区1个项目外的11个复垦项目已报省厅备案。二是加快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指导各县(市、区)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梳理再造、对接拟定,启动内部模拟登记工作。市本级请示市政府同意,办公场所、经费和人员基本解决。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目前完成了“一张图”数据库整合和23个系统的开发、内部审查工作。
(六)加强法治国土建设。一是努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工作,结合工作实际,加大法治宣传力度,认真开展了“4.22”地球日、“6.25”土地日宣传活动,聘请四川省地质灾害研学会秘书长葛文斌开展地质灾害法治宣传。依法应对行政诉讼。 2016年上半年,处理行政复议案件7件,行政诉讼案件13件。二是加大执法监察力度。认真开展2015年度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强化土地卫片与变更调查的工作统筹,组织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分)局、业务部门按照分工协作、多方参与、各司其职的原则开展工作,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卫片检查各项工作。加强执法监察和动态巡查。积极开展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和重点区域动态巡查,截至目前,全市动态巡查544次,参加巡查人数1352人。
(七)强化政治组织保障。一是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始终坚持领导领学、个人自学、支部带学、网络辅学、团队帮学相结合,确保党委中心组、各党支部和全体党员都能参与学习。编印下发了县级领导学习资料汇编和党员学习资料汇编、学习教育知识卡,并征订下发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版)》等学习资料,做到了每名党员人手一份;各支部组织党员开展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廉洁自律准则》集中学习,并统一组织了7个基层支部132名党员开展了党章知识竞赛;开展王川英雄群体先进事迹专题学习。认真组织学习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方略和对川重要指示精神。各支部开展第一个专题学习讨论。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动“两个责任”的落实,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加强廉政宣传。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听取乐山扶贫攻坚牺牲人员的事迹报告,制作了廉政宣传展板,发送了廉政提醒短信。加强重点事项督查工作。组织开展了扶贫攻坚工作的督查,对汛前地灾防治责任落实情况进行了督查抽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告并要求整改,对相关人员及时进行约谈,有效推进了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