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系统基层廉政风险
防控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深挖“风险点” 高筑“防火墙”
扎实做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国土资源局
(2012年4月12日)
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创新举措,也是推进国土资源系统“内树正气外塑形象”主题活动的有力抓手。近年来,我局按照“三个到位”打基础,“三个重点” 抓关节,“三个环节”抓防控的工作思路,全面深入查找廉政风险点,制定相应的防控和监督措施,切实做到关口前移,筑起廉政风险“防火墙”,为国土资源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廉政保障,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我局耕地保护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连续五年获得市政府和市局的表彰,目标任务考核连续四年获得县委、县政府表彰的先进单位称号;局领导班子连续五年被县委评为“四好班子”;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连续五年被市局党委评为优秀单位。主要做法是:
一、打好基础,思想组织保障做到“三到位”
国土部门作为政府的行政事务管理部门,肩负着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双保”使命,其党风廉政建设和防控机制建设事关群众利益、事关社会稳定、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为防患于未然,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我局从“思想教育”、“工作部署”、“组织机构”三方面入手,打好基础,扎实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一是思想教育到位。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是基础,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教育是保障。我局结合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开展了“课堂讲廉、文化倡廉、读报促廉、典型导廉、案例思廉”五廉活动,并建立了廉政文化活动室和廉政宣传走廊,制作张挂了35幅廉政警句格言和廉政宣传画,开展理想信念、廉洁从政、党纪政纪、廉政示范、岗位风险、廉政文化等宣传教育,使干部职工认识到有岗位就有风险,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是教育和保护干部的有效措施。正是基于有了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全局干部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大为提高,扎实推动了机关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局的廉政教育模式得到了省厅、市局和县纪委的肯定,并被县纪委作为典型在全县推广经验。
二是工作部署到位。局党组高度重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先期组织人员到先行试点的单位学习借鉴,每季度定期召开班子成员会研究和推进该项工作,并利用每季度的中层干部会听取和督查工作进展情况,部署落实工作任务。同时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将该项工作纳入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目标,层层签订了责任书,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
三是组织机构到位。局党组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纪检组长为副组长,班子其他成员和重点岗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抽调了三名党性强、业务精的工作人员负责具体工作;精心制作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方案》,确立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模式,及时召开全系统的动员大会进行安排部署。做到了日常工作有人管,具体事务有人办,工作质量有保障,确保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在全系统的深入推进。
二、抓好关节,深挖细查突出“三个重点”
国土部门属于公共资源密集的部门,项目密集、资金密集、权力密集,社会关注度高,廉政风险系数大。查深、查细、查准风险点是建立防控机制的关节点。
一是以岗位为重点,全面排查廉政风险点。结合国土工作职责,本着全员查找、全面查找的原则,严格按照“梳理履职用权业务流程-明确岗位职责-找准廉政风险点和风险表现形式-组织审定-公示结果”的思路,坚持风险排查“对岗不对人”,认真分析全局46个工作岗位和所有权力运行环节可能产生腐败行为的风险点。重点查找涉及资金管理、用地审批、征地拆迁、土地整理、执法监察等业务的岗位,把局领导,利用股、地籍股等8个股室,国土事务所、整理中心等6个事业单位和研城国土所等10个基层所列为全局排查的重点。局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带头查找,全体职工积极参与,按照“自己找-同事提-群众帮-领导点-组织审”的五步工作法,在个人、股室排查,分管领导审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的基础上,根据风险发生的几率、危害程度、表现形式等因素综合考虑,经局党组研究、审定了风险点,最终排查出可能因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以及廉洁自律不够而产生廉政风险的风险点94个。
二是以风险发生因素为重点,慎重划分风险等级。针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我局按照权力、岗位的风险因素、发案频率与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等,将廉政风险甄别为三个等级。将具有干部提拔选任权、人员调配权、财务资金审批权、项目管理权、行政审批权和执法监管权的岗位划分为A级;将在业务处置中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和现场即决权以及财务管理和印章、档案资料管理的工作岗位划分为B级;将剩余的岗位划分为C级。46个工作岗位中,核定A级风险岗位17个,B级风险岗位18个,C级风险岗位11个。在查出岗位和单位风险点之后,局党组对各层次、各级别风险点进行了公示,让权力“晒”太阳,让所有干部和群众明白哪些地方、哪些岗位权力大,哪些地方、哪些岗位容易出问题,便于干部自律和群众监督。
三是以流程再造为重点,规范权力运行。我局在前期梳理业务流程的基础上,针对权力运行的“关节点”,内部管理的“薄弱点”,问题易发的“关键点”,以“内容合法、形式简洁、操作简便”为标准,以“规范运行,提升效能”为目标,对重点股室和岗位职权进行了重新界定,进一步明确了权力界限和归属;对供地审批、土地登记、行政执法、矿权管理、信访维稳等18项工作流程进行了修改完善,进行“流程再造”,进一步明确了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办理方式、办理时限等,细化了自由裁量的标准,促使权责更加明晰、流程更加优化、监督更加到位、管理更加规范。
三、做好防控,建章立制重在“三个环节”
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是干部职工保持廉洁的“保护伞”、远离腐化堕落的“防火墙”。我局针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制定了79条防控措施,对原有的20项制度措施进行了修订完善,出台了防控制度、办法26项,并加强对制度落实的监督检查,构筑起了阻断岗位廉政风险演变成违纪违法事实的“防火墙”。
一是抓好制度完善。为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制约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对“三重一大”事项的决策权,对《党组议事规则》、《国土资源局工作规则》等4项制度进行了完善,出台了《党组重大事项票决办法(试行)》,中层干部的任免、5000元以上事务性开支等事项均做到了民主决策;对《国有土地供地工作职责及流程》、《建设用地定点放线及竣工验收制度》、《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工作暂行办法》等16项行政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堵塞管理漏洞。
二是抓好制度创新。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是从根本上防范廉政风险的有效手段,我局结合“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把国土部门制度创新作为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切入点,促进了源头治本功效的充分发挥。为实现廉政风险防控的动态监管和建立长效机制,新建立了《腐败风险点定期分析评价制度》等5项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为及时纠正和制止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建立了《廉政谈话制度》、《征地拆迁中损害群众利益行为责任追究办法》等4项制度,营造良好廉洁从政氛围;出台了规范工业用地用途变更和国有土地管理行为的4项措施办法,进一步细化自由裁量空间;为了规范选人用人,制定了《干部轮岗交流暂行办法》等4项制度;初步构建起涵盖教育、约束、监督管理、惩戒、组织保障五个方面的管理制度体系。
三是抓好制度落实。制度是宝,执行是金。我局在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的同时,把廉政风险防控制度的执行情况作为反腐倡廉的重要工作,纳入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工作目标,与党风廉政建设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日常由局纪检组负责监督检查,对管理不善的2个单位进行了内部通报,对12名制度执行不力的职工实行了经济惩罚;年终组织24个股室、事业单位和基层所负责人述职述廉和考核评比,对4名因制度落实不力、未完成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目标任务的中层干部实施了诫勉谈话,起到了很好的警示和惩戒作用。
四、初见成效,推动工作实现“三个提升”
我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虽然推行时间不长,但初步成效已经显现。
一是风险监控能力有效提升。通过完善岗责体系、排查岗位风险、规范工作流程、健全管理制度,将反腐倡廉的要求融入到各项工作之中,落实到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各个环节,改变了过去定向监控、事后监控的做法,风险防控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二是风险自律意识有效提升。通过人人查找风险、人人公开风险、人人制定措施、人人参与监督,使监督对象从被动接受监督向更加注重自律转变,风险自律意识得到有效提升。
三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质量有效提升。通过明确岗位职责、风险高低、工作流程、工作标准等廉政风险防控措施,逐步改变干部凭感觉、凭经验做事的习惯,自觉做到责任到人、制度到位、注重细节、提高质量,促使干部由重任务向重质量转变,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质量得到有效提升。